不知不覺,我也已經累積了一年半多的育兒經驗...
只能說,在21世紀的新手爸媽,養育孩子這門課要做的功課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今天想先來跟大家聊聊早期教育為何很重要?
嬰兒離開母體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寶寶主要就是透過五感來認識這個世界,五感發展越好,大腦統整五感協調靈活能力越強,更有助於日後腦力、體力等整體發展。
「五感」就是視覺(眼)、聽覺(耳朵)、嗅覺(鼻子)、味覺(鼻子)以及觸覺(皮膚),而這五感也是人類活動發展生存的基礎。
因為寶寶還不會表達,身為大人的我們只能透過他們接收刺激時的反應來做為判定發展上是否有在軌道上。
這時候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就出現了,早期教育並不限制於各種形式、課程等,
而是孩子成長環境中給予適當或加強刺激,來訓練他們大腦反應靈活度,經由多個文獻研究指出這時候身旁給予刺激輔助的大人(父母)就很重要!
早期教育一定要使用教具嗎?其實並不然
雖然我也是新手媽媽,但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心路歷程,
那時候剛登入媽媽這個角色,很多事情都需要學習,
這時候很想引用一句話「沒有人天生就會當媽媽,我們都是小孩出生之後才開始慢慢學習怎麼去當一個媽媽」,這句話真的送給每一位媽媽以及孕媽咪,
我們都不要覺得要怎樣做才是一個完美好媽媽,其實沒有人能夠做到完美,做到完美太累了,
我們只需要記得「要有一個快樂的媽媽,才會有一個快樂寶寶」,所以媽媽的心理狀態也很重要!請大家常保愉悅快樂的心情^^
不小心離題了... 分享一下我在糕糕剛出生的時候也沒有特別購買什麼教具,
因為我知道在滿月前的寶寶看到的東西其實幾乎都是模糊的,對於黑白這種對比性強烈的顏色接收的刺激比較多,所以會比較有興趣有反應。
黑白圖卡就是早教的一種!這種你去網路上載一些圖片在影印下來護貝,最簡單的教具就完成了!!
隨著寶寶的成長,我們開始會給觸摸布書、尾巴書、音效書以及積木....等等各種玩具(教具)來刺激寶寶的五感發展,
從中看看他是不是有反應然後引導他這是什麼東西、什麼感覺...等,其實簡單來說就是藉由生活中常會出現的事物,用安全的方式讓寶寶去探索認識,從而讓他能慢慢了解這個世界!
而為什麼要特別挑選教具來讓寶寶認識探索?
寶寶認識探索這個世界時,最先接受到刺激的就是「觸覺」。
觸覺同時也是身體最大的感覺器官,可分為保護與辨認兩大功能,
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醫生專家建議讓寶寶在嬰幼兒時期就要越多觸覺經驗越好,這樣能讓寶寶藉由這些觸覺經驗來告訴身體的保護系統,進而提升孩子日漏的情緒穩定度。
另外一部分觸覺的辨認功能,我們會發現寶寶初期都會把東西塞進嘴巴裡面才認識這是什麼東西,
其實是因為我們人在觸覺最初發展的地方是在嘴巴,所以寶寶才會在下意識用嘴巴去吃手、腳來認識「啊!原來這就是手的形狀」這個樣子,
所以當爸媽們看到寶寶在吃手手腳的時候不要太過緊張或是馬上制止,讓他自己去探索自己身體一番吧!
同時教具對於寶寶也是如此,擁有鮮豔顏色的教具是吸引他們興趣的第一個要素,但因為下一步寶寶很有可能會將教具放進嘴巴裡,所以這時候就建議慎選對於寶寶安全塗料的教具...。
早期教育真的不局限於課程以及形式,除了透過教具來進行五感刺激達到早期啟蒙外,我們在進行這些活動時還是要注意一些細節跟問題:
- 確認教具大小及安全性,避免孩子有誤食或不正確的使用(例如將小球塞入鼻孔耳朵等)
- 教具及地墊材質的安全性,現今很多玩具跟地墊都是採用塑膠材質,所以在給孩子使用之前一定要先進行消毒清洗並且注意塑膠味是否非常嚴重,如果非常濃重,建議不要使用或是放在通風處幾天再評估是否要使用。
- 注意力問題:現今3C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電視螢幕所產生的聲光刺激對於寶寶來說還是太過於強烈,有相關研究指出,若讓寶寶每天看超過一小時的電視,未來很容易產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問題。
- 遊戲速度及時機問題:我們在引導孩子遊戲時,請一定要放慢動作,因為孩子眼球控制和聽覺辨認還沒發展到很齊全,因此爸媽還是要多點耐心等待孩子做出反應。同時在進行遊戲前,要挑選合適的時間及確認孩子的精神狀況是否合適,例如:白天可以進行一些需要活動及動腦的遊戲,而晚上睡前則可以進行一些溫和說故事的活動來幫助孩子睡眠。
關於教具該如何挑選以及運用的時機,請期待下篇文章^^
留言列表